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實施有關病種臨床路徑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進一步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范診療行為,保障醫療質量與安全,我委持續推進臨床路徑管理工作,委托中華醫學會組織專家制(修)訂了23個專業202個病種的臨床路徑。上述臨床路徑已在中華醫學會網站(網址http://www.cma.org.cn/col/col41/index.html)上發布,供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參考使用。
?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
2017年5月31日
(2017年縣醫院適用版)
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ICD-10:I25.10)
(二)診斷依據。
臨床發作特點:通常無癥狀。
??2.心電圖表現:靜息心電圖通常正常。
??3.心肌損傷標記物/輔助檢查:心肌損傷標記物不升高。
??4.負荷超聲心動圖和核素心肌顯像靜脈推注或滴注藥物行負荷超聲心動圖和核素心肌顯像。無心室壁節段活動異常(超聲心動圖)或無心肌放射性核素攝取減低。
??5. CT造影和磁共振顯像,尤其應用64排或以上CT時,能較清晰顯示冠狀動脈近段的解剖,可以作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篩選工具,但對狹窄病變及程度的判斷仍有一定的限度。磁共振顯像在冠狀動脈病變檢出中的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6.冠狀動脈造影和腔內影像學檢查。冠狀動脈造影可以明確冠狀動脈病變的存在及嚴重程度,也有利于治療決策的選擇和預后的判斷。冠脈腔內影像學檢查包括血管內超聲和光學相干斷層成像,可以精確測定冠狀動脈內徑,管壁結構,斑塊性質,但不作首選的檢查方法。
(三)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ICD-10:I25.10)。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四)標準住院日。
3-4天。
(五)住院期間的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便常規+隱血;
(2)肝功能、腎功能、血脂、血糖、肌酶、電解質;
(4)心電圖;
(5)冠狀動脈CT造影;
(6)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檢查;
(7)?24小時動態心電圖、24小時動態血壓。
2.根據患者病情進行的檢查項目
(1)冠狀動脈造影
(2)心臟負荷試驗
(六)治療方案的選擇。
根據2013年ACC/AHA與2016年ESC相關指南
(1)抗血小板藥物無用藥禁忌癥的患者均應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最佳劑量范圍為75-150mg/d,如使用阿司匹林有禁忌或不能耐受,可改用氯吡格雷替代;
(2)調脂藥物:長期應用他汀類藥物。
(3)其他藥物:伴隨疾病的治療藥物等。
(4)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危險因素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抗菌藥物使用:按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并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抗菌藥物的選擇與使用時間。
(八)手術日。
為入院第2天(如需要進行手術)。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手術方式:冠狀動脈造影。
3.術中用藥:抗血栓藥(肝素化)、血管活性藥、抗心律失常藥等。
5.介入術后即刻需檢查項目:生命體征檢查、心電監測、心電圖、穿刺部位的檢查。
(九)術后恢復?;謴?~2天。
1.介入術后第1天需檢查項目:心電圖。必要時根據病情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心肌損傷標志物、糞便常規+隱血、肝功能、腎功能、電解質、血糖、凝血功能、超聲心動圖、胸部X線片、血氣分析等。
2.繼續嚴密觀察穿刺部位出血、滲血情況。
(十)出院標準。
沒有需要住院處理的并發癥和/或合并癥。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醫師認可的變異原因分析。
2.其他患者方面的原因等。
?
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臨床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必須符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ICD-10:I25.10)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3-4 ???天
時間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天 |
診 療 工 作 |
? □?病史采集與體格檢查 □描記“18導聯”心電圖 □?上級醫師查房:危險性分層,明確診斷,制訂診療方案 □?進行“常規治療” □?完成病歷書寫及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 |
□?日常查房,完成病程記錄 □上級醫師查房:確定治療方案 □?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 □完善術前常規檢查,?復查異常的檢驗結果 □?向家屬及病人交待冠脈造影和介入手術風險,簽署知情同意書 □?檢查抗血小板藥物劑量 □?PCI術前準備,術前醫囑 □術者術前看病人,確認手術指征、禁忌證,決定是否手術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冠心病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低鹽低脂飲食 □?阿司匹林應用 □?調脂治療:他汀類藥物 臨時醫囑: □?血常規+血型、尿常規+酮體,大便常規+潛血 □?血清心肌損傷標記物、凝血功能、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脂篩查 □?心電圖、胸片、24小時動態心電圖、超聲心動圖 □??必要時檢查:腦鈉肽、D-二聚體、血氣分析、血沉、C-反應蛋白、心臟負荷試驗 |
長期醫囑: □?冠心病護理常規 □二級護理 □?低鹽低脂飲食 □?阿司匹林應用 □?調脂治療:他汀類藥物 ? 臨時醫囑: □?明日行冠脈造影檢查 □?負荷量雙聯抗血小板藥物(必要時) □?手術區備皮 □?靜脈通路 □?術前水化 □? □? |
護理工作 |
□?入院宣教 □?完成病人心理與生活護理 □?安排各項檢查時間 □?完成日常護理工作 |
□?完成病人心理與生活護理 □?安排各項檢查時間 □?完成日常護理工作 ? |
變異 |
□無□有,原因: |
□無□有,原因: |
護士 簽名 |
|
|
醫師 簽名 |
|
|
?
?
時間 |
住院第__3__天(手術日) 術前術后 |
住院第__4_天 (手術后第1天) |
||
診 療 工 作 |
□?住院醫師查房,檢測心率、血壓、心電圖,完成術前病程記錄 □?常規治療 □?檢查抗血小板藥物劑量 ? |
□?住院醫師接診術后病人,檢查心率、血壓、心電圖,并書寫術后病程記錄 □?嚴密觀察穿刺部位出血、滲血征象 □?觀察病人不適癥狀,及時發現和處理 □?常規治療 ? |
? |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冠心病護理常規 □?一或二級護理 □?低鹽低脂飲食 □?持續心電監測 □?阿司匹林 □?調脂治療:他汀類藥物 臨時醫囑: □?今日行冠脈造影 □?術后水化 □? □? □? □? □? □? |
長期醫囑: □?冠造術后護理常規 □?一級護理 □?低鹽低脂飲食 □?持續心電監測 □?藥物治療同前 □?常規治療 ? 臨時醫囑: □?急查尿常規 □?心肌損傷標志物(TNT、TNI、CK-MB)、血常規 □?心電圖 ? |
出院醫囑: □?低鹽低脂飲食、適當運動、改善生活方式(戒煙) □?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險因素 □?出院帶藥(根據情況):他汀類藥物、抗血小板藥物等 □?定期復查 |
|
護理工作 |
□?完成病人心理與生活護理 □?完成日常護理工作 □?完成術前護理工作 □?執行術前醫囑,建立靜脈通道,術前藥物 ? |
□?完成病人心理與生活護理 □?完成日常護理工作 □?觀察病人穿刺部位出血、滲血情況 □?記錄尿量,術后4-6小時>800ml ? |
□?幫助辦理出院手續 □?出院指導 出院后冠心病一級預防宣教 |
|
變異 |
□無□有,原因: |
□無□有,原因: |
□無□有,原因: |
|
護士 簽名 |
|
|
|
|
醫師 簽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