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IVD在醫療器械圈內這么火
從國內2011年-2018年醫療器械各細分領域的情況,我們可以發現IVD行業無論在市場容量、增長率、所占比例三個方面的數據都是高居榜首。
?
醫療器械各細分領域2011-2018
那為什么IVD這么火?中國醫療器械認為有以下3個原因:
?
體外診斷市場增長速度快
根據2015年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中國醫藥健康藍皮書》,2013年我國體外診斷產品市場規模達到261.54億元,較2012年增長了37.85%,2014年達到306億元,增速下降到了17%,預測2019年市場規模將達723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8.7%。未來3年體外診斷產業仍將維持16-20%快速增長,其原因有二:
1)新技術進入成熟期(分子診斷、精準醫療新技術突破)和舊產品(化學發光對酶聯免疫的替代)更新換代催生新的需求。
2)受益新醫改,診斷服務類產業獲得價值提升難得的歷史機遇期。
?
新醫改實施促體外診斷產品需求增加
從整體來看,新醫改對體外診斷行業是有積極作用的,主要體現四個方面:
一、醫改基金投入基層設備采購
2009年1月21日國務院通過醫改方案,決定3年內各級政府投入8500億元,重點抓好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等五項改革,其中約有300-400億元會投入基層設備采購,基層醫療機構對先進實用產品和中高端產品的需求增大。
二、醫保覆蓋逐漸增加,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保持穩定增長
2013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73.14億人次,比上年增加4.26億人次,增長6.2%。預計未來五年每年診療人次仍保持一定增幅。診療人次穩定增長帶來體外診斷需求的穩定增長;
三、取消藥品加成
檢查服務將成為醫院的主要利潤來源。體外診斷試劑作為醫院的成本端(不同于藥品的收入端),醫院會更傾向于選擇具性價比優勢的診斷產品。
四、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
放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服務價格,促進醫療市場化,從而進一步促進新型診療技術開發,推動診斷服務進步。十年來,民營醫院的數量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2014年,民營醫院的數量達到12,166家,幾乎與公立醫院的數量持平,較2013年增加10.3%。
?
政策利好引導行業集中度提升、技術升級
體外診斷是我國重要的新興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持,在此背景下,更多的企業開始涉足體外診斷行業,2015上半年,近20家傳統藥企通過或即將通過收購合資進入體外診斷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將會促使企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在整體上提高國內體外診斷水平,有利于我國體外診斷行業的發展。
下圖是2006年到2015年國家關于診斷試劑的政策性文件:
以下是IVD行業中體外診斷企業中前10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