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成立不到4年、以互聯網為賣點的健康險公司,?Oscar?Health的營收增長較快和會員規模成長迅速,從2015年初的1.7萬人增加到2016年初的14.5萬人,公司預計到2021年,會員數將超過百萬。這既符合互聯網高增長的特征,也滿足了資本對增長的預期,成為熱門的投資對象。
Oscar?Health之所以取得如此高速的增長,離不開政策和市場自身的利好,也要歸功于其采取了更為有效的快速擴張戰略。
美國新醫改法案在2013年實施,在此政策引導下美國各州形成了保險交易所(Exchange),為包括小企業主、小公司、自由職業者等群體提供保險。過去不買保險的小業主、經濟較困難但還沒有達到美國Medicaid補助的人群開始進入健康險購買群體,推動了個人健康險市場的發展,也為各類醫療保險公司,包括Oscar?Health這樣的創業公司擴大業務提供了契機。目前全美已經有1000萬用戶在保險交易所購買了健康險,雖然與大型巨頭獲得的用戶數相比,Oscar?Health的用戶增長不值一提,但對創業公司來說已是爆發式增長了。
Oscar?Health主要在線上面向個人銷售醫療保險,由于手續簡便,且提供互聯網醫療的服務,比如提供健身和線上問診等,受到年輕個人用戶的追捧。與所有的優質互聯網公司相同,Oscar?Health有著較高好的用戶體驗,市場推廣非常成功。比如其推出的運動折扣計劃(即通過運動可以獲得保費折扣)的參與率就非常高,雖然其他大型保險公司都有類似的計劃,但參與率明顯低于Oscar?Health。
另外,Oscar?Health在醫療服務網絡的拓展上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在紐約和新澤西這兩個最早開發的市場中,Oscar?Health通過租用其他小型醫療服務網絡的方式來快速擴張,擺脫了耗時耗力的自建醫療服務網絡。在2015年,Oscar?Health開始進入西部的加州和南部的德州時,采取窄服務網絡(Narrow?Network)的發展策略。所謂的窄網絡是與大型保險公司的龐大醫療服務網絡相對而言,對于大型商保公司來說,由于以企業團體客戶為主,用戶需求多樣且分散在全國,因此必須提供龐大覆蓋面的醫療服務網絡。而對于小型保險公司來說,建立龐大的醫療服務網絡既不現實也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不如和小部分醫療服務方合作,向用戶提供更低的價格和更好的服務。Oscar?Health在加州還參與向用戶提供醫療服務,與醫療服務機構共同分擔成本和分享利潤,而不是像傳統的保險公司只是提供賠付。
通過租賃和窄網絡,Oscar?Health快速擴張了服務網絡,為其有效吸引用戶提供了基礎。
但是醫療保險畢竟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線下行業,如果說市場推廣能力和用戶體驗是互聯網公司的利器,那么醫療服務網絡、風控和醫療保險自身的規模則是互聯網公司必須面對的挑戰。
首先,個人醫療保險是一個風險非常高的市場,全美最大的醫療保險公司UnitedHealth在去年底甚至宣布考慮退出個險市場。個險市場打開之后,最先進來的往往是逆選擇最高的群體,而自認為比較健康的人往往不急于投保。因此,當市場從無到有,不得不經歷一個先期逆選擇很高的高風險階段。一些保險公司迫于虧損壓力,一方面把醫院網絡越收越窄,一方面推高保費,比如Unitedhealth新一年的保費還可能增加10%。
Oscar?Health在2015財年虧損了2750萬美元,2016財年第一季度則虧損了1140萬美元,由于風險高企,迫使其2016年在紐約提高了保費。Oscar?Health與其他各家保險公司一樣,采取高免賠額加上較高的自付比例來降低保費價格和控制成本。但這對于很少看病的用戶來說,其實并不十分劃算。
其次,醫療服務網絡收窄降低服務能力,將會使用戶流入放慢。窄網絡雖然承諾在網絡內提供優質低價的服務,但用戶的轉變畢竟需要時間,而且,很多用戶根本就不會改變自己的全科醫生和長期就診的醫院。比如,Oscar?Health將紐約長老會醫院及其附屬醫療機構從服務網絡中勾去后,就有部分用戶棄之而去。而且,窄服務網絡已經引起了全美保險專業委員會(National?Association?of?Insurance?Commissioners)的注意。根據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全美有14%的在保險交易所銷售的醫療保險至少在一個常見的專科領域缺乏醫師服務,這嚴重制約了服務的可及性。該委員會正在考慮制定相應的法規來規范這類服務可能產生的對合理的服務可及性(access?to?care)的影響。
再次,小保險公司在和大保險公司競爭中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大公司握有大量用戶,可以在同醫療機構談判的過程中拿到更低的折扣,能幫助用戶降低付費,也反過來吸引更多用戶。小保險公司的價格就較高,比如Oscar?Health在加州的產品的免賠額是2250美元,全科醫生的自費部分是45美元,專科是70美元,這樣的價格在大保險公司那里是完全沒有競爭力的。因此,2015年Oscar?Health在加州保險交易所的市場份額不到1%。
除了對用戶的吸引力小,小保險公司對醫生的吸引力也很低。大保險公司可能給醫生一次帶來幾十個病人,醫生處理保單也相對容易。但每個小保險公司可能只帶來2、3個病人,如果與多家小保險公司合作,醫生處理保單的行政費用將急劇升高。
另外,醫療保險是一個非常講究規模的行業,這也就是為什么過去幾十年,保險市場發展是一個不斷兼并的過程。由于醫療保險的當期賠付較多(65~70%),行政成本高,這導致行業的凈利潤率非常低。如果不能做大規模,吸納一定比例的健康人群進入,長期虧損是無可避免的。對Oscar?Health來說,由于目前的用戶群主要集中在45歲以下(65%的用戶),整體賠付并不會太高,但隨著進入德州和加州,大量低收入和不良生活習慣的用戶加入,慢病人群將成為其賠付主要的流向,這加重了其虧損的幅度。
最后,醫療保險賠付比率最高的用戶是慢病人群,如何管控好這一人群就能避免大額虧損。對于Oscar?Health來說,他們也采用了互聯網醫療的常用做法,讓護士組成的醫療管理團隊來監測病人數據,提醒用藥和預約復診以及和Teladoc合作進行遠程問診。但真正的慢病管理并沒有那么容易,需要高額的投入以及線下服務的配合,顯然Oscar?Health并沒有這個資金實力。而且慢病管理的效果也確實存疑,在短期內還無法體現出來,但高昂的醫療支出對Oscar?Health這樣的小公司卻是很大的壓力。
因此,通過分析Oscar?Health可以看到,互聯網公司雖然在醫療保險市場獲得了高速的增長,但這樣的增長是否可持續,投資者和互聯網公司能否忍受長期高額的虧損,能否控制病人醫療費用的快速增長都是巨大的挑戰。而且,最關鍵的問題是市場推廣和用戶體驗并不是醫療保險市場的必備,醫療服務網絡、規模和風控能力才是,而這都是互聯網公司最為缺乏的。
因此,Oscar?Health的高估值是不可持續的。2015年,健康保險公司Centene收購其競爭對手Health?Net,給出的估值是68億美元。但Health?Net擁有600萬會員,Oscar?Health只有14.5萬會員,估值就要達到Health?Net的將近一半,由此可見此輪科技股的泡沫。
總體而言,Oscar?Health未來的發展仍要取決于個人保險市場的大勢和公司自身的策略,但隨著美國醫療保險市場的進一步整合,給Oscar?Health的空間可能沒有想象的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