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輪“國家級要求”到來,此類醫療設備配備潮來襲!
國務院新要求,所有醫療機構必須“升級”
在1月20日,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明確表示:全國各地返鄉人員要拿著7日以內的核酸陰性檢測證明才能返鄉,“返鄉人群不分高中低風險區,費用自己承擔”。
此消息一出,直接引爆了醫學檢測類機構的股票漲幅,1月21日金域醫學直接漲停收盤,迪安診斷、凱普生物、達安基因等都不同程度上漲。隨后,國務院的又一紙通知更加明確,全國所有城市、醫療機構的醫療設備配置潮,來了!
1月20日,國務院發布就《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明確提出:
1、提升全國所有城市核酸檢測能力
要求常住人口500萬以下的城市,需要具備2天內完成全員檢測的能力;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通過統籌省內資源和國家支持,需要具備3-5天內完成全員檢測的能力。
2、提升各地醫療機構檢測能力
各地要對核酸檢測能力再摸底,統籌疾控機構、醫療機構、第三方檢測機構等力量,迅速補齊人員、物資設備等缺口。
3、提升核酸檢測質量
加強質量控制,做好核酸檢測試劑質量監督評估,組建專業采樣隊伍,推進采樣環節和流程標準化、信息化,加強第三方檢測機構管理,制定核酸檢測組織工作預案,加強人員統一培訓,提高檢測效率和質量。
4、加強重點人員篩查
要對冷鏈食品從業人員等高風險人群至少每周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對服務業從業人員定期開展核酸抽樣檢測,對一些重點場所定期開展環境核酸檢測。
就目前而言,不論是常住人口500萬人以上的城市,還是常住人口500萬人以下的城市,想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有人口核酸檢測項目,大多數城市是達不到這個要求的。
此前就有地方因為核酸檢測能力有限,從而在選擇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而由于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監管不足,甚至出現結果“謊報”的情況。
檢測能力不夠?第三方機構謊報結果
1月17日,河北省邢臺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場新聞發布會上。邢臺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戎陽在通報相關防控工作的時候表示:
據隆堯縣報告,因檢測能力有限,隆堯縣第二輪核酸檢測任務委托濟南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承擔,該公司收集點負責人翟某在樣本尚未檢測完成、未知已完成檢測數量和結果的情況下,于1月14日向縣衛健局謊報送檢樣本全部為陰性,1月16日又報告發現有陽性樣本。
針對這一情況,隆堯縣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該采樣管所涉及的10名人員全部重新采集樣本,進行單人單管核酸雙檢,做血清抗體和胸部CT檢查。并立即對涉及到的煙草公司家屬院進行封控管理。該家屬院共有19戶58人。同時,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立案調查。
第三方的“謊報”雖然是此次烏龍事件的重點,但核心仍舊是由于地方檢測能力的不足。
官方“出錢”,補齊設備缺口
早在去年,國家發改委就已經向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發展戰略區域有關省份下達了2020年醫療器械檢測能力項目投資計劃。
當時共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8億元,重點提升康復器械、骨科植入物等領域和方向的檢驗檢測水平,補齊新技術領域的檢驗檢測能力短板。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項目進一步提升快速檢測體外診斷試劑、便攜式醫學影像設備、體溫體征檢測監護設備、車載醫用電氣設備等檢測能力。
除了提升檢驗檢測能力,在補助資金方面,單就廣東省財政廳,2020年下發了共計5.7億元核酸免費檢測等項目補助資金......
而此次國務院發文提出要全面提升全國所有城市、醫療機構核酸檢測能力,必然會配備對應的資金,加固國內檢驗檢測機構的實力,也必然成為了后疫情時代的重要工作重點之一。
此前,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王繡春表示:預計2021年春運期間,全國將發送旅客17億人次左右,日均4000萬人次,雖比2019年下降四成多,但仍比2020年增加一成多,春運壓力依舊不小。
而這也就意味著在春運期間全國平均每天大約需要檢測3400萬人次。面對如此大的體量,相關檢測機構的人力、設備和檢測試劑都需要在短時間內加大儲備,以便能夠及時派上用場。
所以,不論這場“檢驗檢測設備配置潮”是否會在年前到來,2021年的第一場設備配置潮流,離我們不遠了!
各位醫療器械企業的負責人、業務代表們,你們都準備好了么?
附1:PRC實驗室設備配置參考目錄
?
附2:發熱門診醫療設備配置參考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