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耗材掛網采購:全國最低、允許二次議價!
? 8月14日,陜西省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心發布了《陜西省醫用耗材網上陽光采購實施方案》,提出了全面實行醫用耗材網上陽光采購,實行品種和價格動態調整,左右聯動,促進價格趨向合理等目標。
本次掛網采購周期原則上為二年。在掛網周期內,對掛網品種實行動態管理,建立網上采購動態監管機制,掛網價格根據市場和政策變化,適時進行調整。
同時,還將建立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和掛網企業不良采購記錄動態管理制度,強化掛網周期管理。
采購主體包括:全省縣級及以上人民政府、國有企業(含國有控股企業)等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和中心血站。陜西還將鄉鎮衛生院和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納入采購主體范圍,與其它省相比更加下沉了。
高值耗材和普通耗材都掛網
包括高值醫用耗材和普通醫用耗材,依據國家有關醫用耗材分類編碼制定陽光采購目錄,實行分類別、分批次逐步推進。
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目錄主要包括:血管介入類、骨科植入類、神經外科、眼科材料、口腔科、體外循環及血液凈化、非血管介入類、電生理、起搏器類、其他(補片、吻合器、醫用高分子材料等)等耗材。
在全國多個省份,普通耗材通常由市級集采,但陜西將這一做法集中到了省級,這對企業而言極為利好,可以減少大量的重復事務性工作了。
普通醫用耗材陽光采購目錄主要包括:注射穿刺器械、醫用衛生材料及敷料、手術室常用醫用耗材、麻醉科耗材、醫用X射線附屬設備及部件、血站及血庫用耗材、檢驗試劑等。
分六批采購
結合實際,首批啟動血管介入類,第二批啟動骨科植入類,第三批啟動神經外科、眼科、口腔科、體外循環及血液凈化,第四批啟動非血管介入類、補片、吻合器、醫用高分子材料,第五批啟動電生理、起搏器類,第六批啟動普通醫用耗材。具體的啟動批次和時間以采購文件為準。
這些產品無資格
2012年以來,同一申報產品在國家和生產企業(境外和港澳臺醫用耗材總代理)所在地省級“醫療器械質量公告”或相關文件中有2次以上(含2次)質量不合格記錄,不接受該產品申報;
申報企業有3個以上(含3個)品種有醫用耗材質量不合格記錄的,不接受該企業申報。
2012年以來,在生產或經營活動中無生產假冒偽劣醫用耗材等嚴重違法違規記錄。
對二年內1次列入陜西省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和五年內2次及以上列入其他省級區域內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生產企業,不接受其申報。
允許二次議價
文件規定,醫療衛生機構自“醫用耗材集中掛網品種”公布之日起30日內執行。
醫療衛生機構在掛網品種范圍內選擇產品,采購價格不得高于限價及原采購價格。鼓勵醫療衛生機構與企業進行價格協商,按照“帶量采購、量價掛鉤”原則,與掛網生產企業議定價格,醫療衛生機構可跨區域組成采購聯合體,探索進一步降低采購價格。
動態管理,全國最低價
掛網周期內,生產企業在指定省、市中標(掛網)(具體省(市)以平臺公布為準)的最新價格如果低于陜西省掛網價格,每年的6月和12月,企業應主動申報調整陜西省相應掛網價格;
若企業逾期不申報,經核查確認后,此產品暫停掛網1年,并記入生產企業相關誠信記錄。
醫院結款:90天
針對醫院結款,在藥品領域,多個省定為60天。但在陜西這次耗材集采中,規定:
醫療衛生機構與企業結算貨款的時間,自醫用耗材入庫之日起不得超過90日。生產企業與配送企業之間的貨款結算,由雙方自行協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