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醫改工作,械企需要注意哪些

3月28日,2017年最高規格的醫改大會——全國醫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既總結2016年醫改工作情況,也安排部署今年醫改重點工作。福建省、浙江省、四川省、廣東省深圳市、安徽省天長市等分別作醫改經驗介紹。
會議指出2017年,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為引領,按照政府工作報告的要求,針對群眾反映的痛點、難點問題,進一步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大力推動醫療聯合體建設、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醫保支付改革等取得突破,辦好全國醫保信息聯網、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完善大病保險制度、健康扶貧等惠民實事,切實把改革成果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同時會議上部署的10件“醫改實事”
1、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建設試點;
2、以需求為導向,做實家庭醫生的簽約服務工作;
3、加快推進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
4、全面完成城鄉居民醫保的“六統一”;
5、全面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
6、認真開展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
7、大力推行藥品購銷“兩票制”;
8、全面啟動高值醫用耗材的集中采購試點;
9、加強醫療機構績效考核;
10、加強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
在這些內容當中,醫療器械耗材生產經營企業有這么幾個地方需要關注:
醫保控費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已經成為“三醫”改革之中“牽牛鼻子”的改革,無論是“十三五”規劃中,還是各地區的政策文件中,都有要求通過醫保控費的方式制定醫保醫用耗材和檢驗檢測試劑支付標準,降低藥品與耗材的采購價格。達到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的效果。
在這一輪支付方改革擠壓產品利潤空間的變化中,產品無論在生產還是流通環節都感受到了巨大的成本控制壓力,整合資源、精簡人員規模、提升創新能力成為控制成本和贏得市場的重要手段。一旦支付改革加速,利潤被擠壓,不能以產品的價值屹立市場,必將遭遇淘汰。所以企業應需要控制自身運營本,同時保證產品的價值來牢固市場地位,缺乏創新實力又無法控制好自身成本的企業可能會遭遇洗牌。
取消藥品加成
全面取消公立醫院藥品加成,這是破除以藥補醫必須邁出的一步,也是醫改重要的標志性成果,這也意味著我國公立醫療機構將徹底告別“以藥補醫”的時代。但對于我們械企來說有些東西需要借鑒,因為醫改下一步就是針對醫療器械與耗材。
藥品購銷“兩票制”
內容雖然是針對藥品,但是藥品行業的今天就是耗材行業的明天。“兩票制”的實施現在不僅限于藥品,現在諸多省份已經公布或者實施高值耗材采購實行“兩票制”。面對“兩票制+營改增+流通整治”的全面推行,醫療器械行業新一輪的洗牌大戲也即將上演。
如果企業從產品、營銷、財務、稅務、法務等多方面,進行合規化大變革,不但能走出困境,而且有可能成為“未來王者”。不過這些就需要企業進行綜合布局。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事關人民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近些年,各地區、各有關部門積極探索,協力攻堅,推動醫改取得新的顯著成效。而我們企業面對這一系列的政策變化,應找尋出一天屬于企業長遠有利發展的特色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