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耗材行業艱難的2016年
????? “未來”“現在”“過去”是時間的步伐:“未來”,猶豫地接近;“現在”,快如飛箭地消失;“過去”,永遠地停止。2016年就這么悄悄的過去了一半,對于醫用耗材招投標來說不是那么風平浪靜。各種政策、殺價方式等層次不窮。
價格聯動
??????? 早在2015年12月3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在京組織召開國家藥管平臺業務培訓會上就提出全國耗材數據建立,價格將全國聯動。在近期啟動的省級高值醫藥耗材項目或者發布的實施方案中參考價的設定上很好體現出這一點:
江西省:各省(市、區)網上集中采購中標價的最低價格;江西省、市級醫療機構實際采購價的最低價格。而且會根據各省(市、區)醫用耗材網上集中采購的最新中標價格及江西省醫療機構實際采購價格等情況,對掛網采購目錄中的參考價進行動態調整;
吉林省:3年內真實有效的所有省級(含自治區及直轄市)中標(含掛網)價(如同產品3年內在同一省級標有多個價格的,則只需填報其中的最低價格)。產品價格將結合省內各機構議定(采購)價格及外省中標(含掛網)價格等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海南省:根據收集到的市場實際銷售價(省內醫療機構實際采購價、外省市?? 招標、集中掛網成交價),以實際銷售最低價作為我省相應掛網產品限價;
黑龍江省:近三年來開展集中采購的所有省份最低中標價(掛網價);一年來黑龍江省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實際采購最低價格;
帶量采購
各省降價手段層出不群,而帶量采購、量價掛鉤的方式也是一重要手段
吉林省:《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網上陽光采購工作實施方案》中就明確指出:鼓勵各醫療機構、醫療機構聯合體、相關部門或有條件的地區通過“帶量采購、量價掛鉤”等方式與生產企業進行議價談判。
陜西省:6月21日,陜西政府網掛出《陜西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在陜西省今明兩年的醫改主要任務中,直接涉及醫療器械的甚少,寥寥幾句話。但其中就有一條:推進醫用耗材網上陽光采購。通過分類分批實施、最低限價掛網、醫院帶量議價、網上陽光采購、價格區段管理、品種動態調整,降低醫用耗材費用。也是實行帶量議價
安徽省:作為屠價大省,7月1日發布了《安徽省公立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分片實施帶量采購指導方案》。具體做法是,將全省劃分為皖北、皖中、皖南3個片區,分別由片區內醫療服務能力最強的綜合醫院牽頭組建高值耗材采購聯合體,然后各級公立醫療機構按片區參加聯合體帶量采購。
兩票制
今年4月26日,國務院正式發文,明確醫改試點省份推廣“兩票制”,按國務院26號文的規定,今年之內“兩票制”在國家醫改試點省份必須落地。國家的決心之大意味著兩票制一定會執行,只不過各省執行到位的時間有所不同而已,醫藥和醫療器械行業各方人士一片嘩然,倍感生存的壓力。醫用耗材的兩票制首先在廣東惠州落地,接著是寧夏,陜西。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醫改試點省份和城市會跟進“醫用耗材的兩票制”。
我國高值耗材招標自“寧波規則”發布起,就一步步走向了降價的深淵。而四川、浙江、安徽、湖北,廣東等多個省發布的耗材采購也都以打壓耗材價格為主。而國家又在推廣“寧波規則”,其核心也是降價。雖然各各省耗材招標價格被打壓得很低,但相對而言也有中標價高一點的,而現在帶量采購、量價掛鉤的議價方式;推行“兩票制”,實行國家耗材價格聯動,各省耗材相比較下取最低價作為全國耗材中標價,造成耗材企業真的是有苦說不出。
就未來醫用耗材行業而言高值耗材的市場格局發生改變,高值耗材市場面臨洗牌,中小型的代理商出局已成為現實,只有省內一級代理商才能生存下去,作為高值耗材生產廠家要對市場布局和價格體系等因素做重新調整。普通耗材和檢驗試劑的招標時以市標為主,這就要求以前采取省代模式的醫療器械生產廠家必須渠道下沉,形成以地級市代理商為核心的市場格局。隨著眾多中小型代理商的出局會導致中小型普通耗材和檢驗試劑生產廠家也被淘汰出局,因為每個“市級招標”都會有幾千家做普通耗材和檢驗試劑的企業中標,兩三家配送商不可能容納如何多的中標的醫用耗材的生產廠家,大部分中小型醫用耗材生產廠家也將淘汰出局。隨著中小型代理商的出局,以國藥為首的大的商業公司業績會獲得爆發式的增長,在行業的影響力,網絡建設,資金,實力會達到新的高度。隨著中小型醫用耗材生產企業的出局,知名醫用耗材的一線品牌業績也獲得大幅的提升。新形勢下的醫用耗材代理商:淘汰一批,轉型一批作為已經成為或想成為中國醫用耗材知名一線品牌依然要依托三個方面來實現:技術創新驅動市場,最優性價比優勢,整合資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