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盟市衛生局,廳直屬各醫院,內蒙古醫科大學各附屬醫院:
??? 現將《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2013年醫政工作要點》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參照執行。
2013年5月15日
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2013年醫政工作要點
??? 2013年,全區醫政工作要緊緊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個中心,全面貫徹落實2013年衛生部醫政工作安排和2013年全區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加強醫政管理和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推進醫政管理各項工作。
??? 一、落實醫改目標新舉措,穩步推進醫改相關工作
?? (一)深入開展臨床路徑管理。進一步加大臨床路徑管理的執行力度。制定《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期間臨床路徑管理實施方案》。加強對實施臨床路徑管理病種的質量管理與控制。加強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考核評估,并實行定期通報制度。
?? (二)穩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醫院信息化建設工作。推動《關于“十二五”期間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醫院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指導見》落實,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利用區域衛生信息平臺,促進同級醫療機構之間信息共享,加快推進醫院電子病歷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相銜接。組織開展電子病歷分級評估工作,引導醫療機構科學合理建設電子病歷系統。規范遠程醫療服務。
?? (三)推進提高居民重大疾病醫療保障水平試點工作。組織開展重大疾病醫療服務工作,開展兒童先心病、兒童白血病、慢性終末期腎病等重大疾病醫療保障工作,實施重大疾病臨床路徑,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明確最高限價,實施按病種付費。
?? (四)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公立醫院發展規劃》,落實政府舉辦公立醫院的類別、規模、布局。根據醫療服務需求和疾病譜構成,重點加強旗縣醫院急診科、手術室、重癥醫學科、兒科、康復、病理、精神衛生、傳染病等薄弱學科建設。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建設規模的擴張。
?? (五)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貫徹落實《自治區進一步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實施意見》,完善和細化相關政策,鼓勵有資質人員依法開辦診所。加強對社會資本舉辦的醫療機構行業管理,促進社會資本辦醫規范健康發展。
?? (六)繼續推進醫師多點執業試點。總結試點地區情況,研究制約醫師多點執業的體制機制障礙,引導醫師到基層多點執業。
?? (七)繼續開展“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項目。2013年計劃完成項目手術4000例。
??? 二、繼續深入推進“三好一滿意”活動等專項工作
?? (一)“三好一滿意”活動。鞏固2011年全區“三好一滿意”活動成果,繼續推進活動的深入開展,督促各地各單位認真開展工作自查與評價。加大活動宣傳,營造社會輿論氛圍,提升群眾滿意度。
?? (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繼續深入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貫徹落實《抗菌藥臨床應用管理辦法》,嚴格執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目錄》,加強監測網工作,鞏固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專項整治工作的成效,探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
?? (三)“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繼續深入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按照衛生部相關工作部署,結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進一步加強醫院管理,逐步建立與完善醫療質量管理和控制長效工作機制。
?? (四)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工程。加強對國家級進行評估管理和指導,制定自治區《臨床重點專科建設規劃》,指導各地開展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工作。加強全區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與管理。
??? 三、加強醫療機構管理,完善醫療服務體系,提高醫療服務能力,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 (一)完成《內蒙古自治區公立醫院建設與發展規劃》印發工作。指導各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的落實。
?? (二)推動區域醫療服務鏈建設。研究制定推動落實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政策措施和技術標準。研究制定雙向轉診管理規范和要求,引導三級綜合醫院與轄區內其他級別、類別醫行機構按功能發揮作用,探索建立分級診療的有效形式,推動建立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服務格局。
?? (三)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推進建立完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試點工作,探索建立分層級醫療、分階段康復的工作模式。貫徹落實《內蒙古自治區十二五康復醫學發展工作方案》,加強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醫院規范化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康復療服務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
?? (四)嚴格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執業管理。加快醫療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加強醫療機構注冊聯網管理。組織做好年度醫師資格考試工作,開展實踐技能基地規范化建設,制定下發《自治區醫師資格考試資格審核規定》,規范醫師資格考試資格審核工作。爭取國家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試點工作。組織開展醫療美容主診醫師資格考試。開展部分醫療技術人員能力水平測試試點工作。加強進修、實習、見習醫師服務行為的管理。加強醫師會診管理。加大醫師違規行為查處力度。
?? (五)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落實《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全面開展第二、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審核工作,完善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機制,將專科醫師水平測試與重大專項技術準入相銜接。加強手術分級、麻醉分級管理,開展專項監督檢查和評價活動。加強微創手術應用管理。
??? 四、完善醫療質量控制組織和制度體系建設,提升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
?? (一)繼續加強醫療質量控制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全區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指導盟市開展質量控制組織建設。研究利用信息化手段和DRG方式,開展醫療質量核心指標常規報送和監測,定期發布醫療質量信息
?? (二)強化醫院藥事管理。按照衛生部《二、三級綜合醫院藥學部門基本標準(試行)》,加強二級以上醫院規范管理,落實臨床藥師制度,加強臨床藥師基地建設,提高自治區臨床藥師培訓的能力,開展臨床藥師資格準入工作。在繼續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工作的同時,研究探索兒童用藥、激素類藥物、抗腫瘤藥物、心血管藥物等藥物臨床合理應用管理工作。
?? (三)強化醫院感染管理。認真落實《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行動計劃(2012-2015年)》,加強醫院感染專業隊伍能力建設,提高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專業化水平;加強對醫院重點部門、重點環節醫院感染質量控制與管理,落實醫院感染防控基礎性措施;逐步完善全區醫院感染監控體系,進一步擴大醫院感染監控網范圍,實施科學、有效監控,及時反饋監測信息,持續改進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提升醫院感染監控水平。組織開展專項督導檢查活動。
?? (四)加強血液質量安全管理。依據衛生部《血站設置規劃指導原則(2012版)》,修訂自治區《血站設置規劃》;成立自治區無償獻血管理委員會,召開全區無償獻血工作會議。加強全區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設,建立全區統一、覆蓋血站、血漿站、醫療機構的血液管理信息聯網系統,提高管理質量和效能。
??? 五、加強護理工作管理,促進護理事業發展
??? 進一步貫徹落實《護士條例》和《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年)》。進一步推進優質護理服務,擴大覆蓋面,豐富服務內涵;組織開展自治區護理管理及臨床專科護士培訓工作;開展醫院護士崗位管理試點工作;繼續完善護理管理相關規范及護理行業標準,規范護理行為,加強護理質量控制中心能力建設;組織開展“5.12”國際護士節紀念活動。
??? 六、改善醫療服務管理
??? 委托自治區各專科質控中心,開展臨床專科服務能力評估,提高醫療服務能力。改進醫療服務流程。在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先診療、后結算”服務模式,推進醫療機構輔助檢查結果互認。推進醫院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服務。
??? 七、其他醫政工作
?? (一)深入開展防盲治盲工作。貫徹落實全區防盲治盲規劃。配合開展“視覺第一,中國行動”項目三期,逐步消除致盲性沙眼。
?? (二)貫徹落實《戒毒條例》等法規和規范性文件,規范戒毒治療機構的建設、管理和戒毒醫療服務行為,做好戒毒治療醫師的培訓工作。
?? (三)探索醫院管理和醫政管理人員培訓的新途徑,開展互動觀摩活動,并加強對外交流工作,學習、溝通和借鑒區外醫政管理的先進經驗,提高全區醫院管理和醫政管理水平。
?? (四)繼續做好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治和大型活動醫療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