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衛生健康委正式啟動實施2019年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對口幫扶縣鄉醫療衛生工作,出臺五項措施,著力提升縣、鄉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和質量,助力全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三年行動。
?一是優化幫扶資源,調整對口幫扶關系。以2019年計劃脫貧的17個摘帽縣和已退出深度貧困縣的160所鄉鎮衛生院為年度重點對口幫扶對象,結合省級公立醫院對口支援青南地區醫療工作,針對幫扶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和對口幫扶單位意愿,對部分省內外三級醫院幫扶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對口關系進行調整。
?二是突出貧困縣地位,實施精準健康幫扶。幫扶工作以團隊駐點為主要方式,結合精準扶貧和健康扶貧工作,轉變幫扶形式,突出重點,把人力、物力向今年計劃退出深度貧困縣、鄉傾斜。支援州、縣醫院方面,支援醫院每年要向受援醫院派駐5名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人員組成的醫療隊工作1年。
?三是完善幫扶措施,提升縣域服務能力。著力提升受援醫療機構管理水平,幫助受援醫院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加強醫院和科室內部管理,提高受援醫院管理法制化、科學化、規范化水平。重點加強縣級醫院急危重癥及腫瘤、心腦血管、呼吸、傳染病、腎病和精神病等專科能力建設,補齊兒科、婦產科、麻醉等薄弱專科短板,全面提升縣級醫療機構在縣域內衛生健康綜合服務能力。
?四是完善幫扶機制,充分發揮優質醫療資源的效益。三級醫院在長期穩定的對口支援基礎上,通過組建醫聯體、醫療集團、醫共體等形式開展幫扶,或建立遠程醫療協作網。通過向貧困縣縣級醫院派駐管理團隊和專家團隊,為受援醫院提供人員支持和技術、管理等精準幫扶,充分發揮三級醫院優質醫療資源集中的優勢,輻射帶動受援醫院提升服務能力。
?五是強化監督管理問責,落實對口幫扶責任。結合援受雙方實際,研究制訂并及時簽訂新的幫扶協議。強化對口支援管理,認真落實幫扶責任,努力提升幫扶效果。進一步完善績效評價機制,按照對口幫扶責任書和協議書,加強對援受雙方的績效評估,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