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將逐步走向規范化。1月3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下稱衛健委)發布通知稱,為規范醫療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決定成立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管理專家委員會(下稱專家委員會)。
根據衛健委通知,專家委員會將負責組織制定手術機器人臨床應用管理和技術規范,開展相關培訓和技術指導,實施醫療質量控制和評價等。
中國手術機器人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步,至今發展仍處初級階段。“專家委員會可以幫助整個產業規范臨床技術”,華志微創醫療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榮軍對財新記者表示,這一舉措將推動手術機器人行業有序、健康、快速發展。
不過,業內人士同樣提示,在推動手術機器人研發和產業轉化的同時,應注意當前手術機器人應用中的盲目和不規范現象,從更深層次來看,國產手術機器人技術水平尚未完全滿足臨床核心需求,行業發展還需修煉內功。
手術機器人是輔助醫生進行手術的操作平臺,具有創傷小、精準性高、靈活性強、安全性好等特點。華科精準(北京)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王蘭芬告訴財新記者,手術機器人主要分兩類,一是以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為代表的遙操作類手術機器人,主要應用領域為泌尿外科、婦科、心臟外科等軟組織手術領域,另一類則是定位型手術機器人,主要幫助醫生解決手術中的定位和定向需求,多應用于骨科、神經外科手術領域。
目前,中國手術機器人行業發展仍處起步階段,進口產品占據絕對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