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2025年全市醫改醫政醫管基層衛生應急工作會議召開。市委衛健工委書記、市衛健委主任張澤參加并講話,市委衛健工委委員、市衛健委副主任何進凱主持會議。會議總結了深化醫改、醫政醫管、基層衛生、衛生應急等工作,安排部署了2025年任務。
??? 會議要求
??? 一是聚焦“大病不出省”,著力打造區域醫療高地。
???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是破解群眾跨區域就醫難題的重要舉措。近兩年,太原市定向放大北大醫院資源優勢,全面平移技術、品牌、人才、標準,帶動市中心醫院破立并舉、量質齊升。要進一步強化大局意識、全局意識、省會意識、率先意識,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把“時間表”變成“計程表”,系統化組建、實體化運轉,力爭在踐行新使命新任務中蹚出一條新路子。
??? 二是聚焦“一般病在市縣解決”,著力提升市縣醫院服務能力。
??? 要重點抓好公立醫院“4+1”改革和示范項目,示范項目目前正處于驗收前的沖刺階段,要緊盯22項績效指標,強化監測分析,拿出切實舉措持續改進,確保達標;“4+1”改革是國家和省衛健委確定的重點任務,要會同編制、人社、財政、醫保等部門,出臺有利于破解制約發展的堵點和難點的政策,進一步優化編制使用結構,扎實推進薪酬工分制改革,積極推進業財融合。關于縣級醫院能力提升,要進一步鞏固省市三級醫院“千名醫師下基層”幫扶縣級綜合醫院對口支援工作,持續強化縣域胸痛、卒中、創傷等急診急救“三大中心”建設,持續提升各縣級綜合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基本標準和推薦標準符合率。
??? 三是聚焦“日常疾病在基層解決”,著力兜牢基層服務網底
??? 要打造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升級版,以醫療醫保雙融雙促為抓手,改革完善醫保總額付費機制,創新縣級醫療集團健康保障新模式,建立慢病管理中心,推動慢性病多病共防共管,探索建設健康管理中心和疾病管理中心,加快資源共享、高質量管理2個“五大中心”建設。要抓實“醫療衛生強基”工程,打好“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和社區醫院建設三年行動收官戰,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達到國家能力標準,強化鄉鎮衛生院基本醫療業務功能,加快基層中西醫適宜技術推廣,健全完善二級以上醫院對口幫扶體系,落實大學生村醫專項計劃,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提質增效。
??? 四是聚焦“提升看病就醫獲得感”,著力以“管理鏈”提升“業務鏈”、創優“服務鏈”、筑牢“保障鏈”
??? 關于“管理鏈”,要緊盯績效考核指標,科學確定年度和中長期目標,著力推進以業財融合為重點的運營管理,加強結果運用,持續完善內部績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關于“業務鏈”,要按照“送出去學習、引進來幫帶、搭平臺發展、提能力興醫”的行動路徑,切實做到引進一個專家、沉淀一類技術、發展一個專科、建強一支隊伍,打造帶不走的名醫名科名院。要緊扣“臨床”建設以患者為中心、以疾病診療為鏈條的“1+N”多學科融合模式,要堅持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往前帶、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均衡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有序跟。關于“服務鏈”,要持續推進“0元惠民號”“一號管三天”、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加速推動“六個一”優質服務提質增效,增強兒科、精神衛生、藥學優質服務供給,辦好國家衛健委和省、市政府民生實事。關于“保障鏈”,要突出實戰實效,聚焦防大災抗大震,全面完善和檢驗相關應急預案、響應流程、指揮體系、物資裝備、隊伍準備情況,不斷提升應急處突專業能力。要聚焦民生關切,深化救護車管理改革,全力打造“太原模式”。
??? 會議強調,要強化組織領導。要堅定不移加強黨對醫療衛生的領導,全面準確把握黨中央“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的實踐要求,建立包括衛健、醫保、市場、財政、人社、編辦、發改在內的“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工作協調機制。要強化責任落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對照任務指標,實行清單化管理、閉環式落實,加強工作檢點和實效評價,抓住收官沖刺關鍵期,以釘釘子精神壓茬推進,確保各項部署落實到位。要堅持以上率下。要勇于擔當、率先垂范,以“向我看齊、以上率下”的態度,立足省會城市的特殊性,對標發達地區、行業標桿、先進典型,堅定地把“蹚新路、求生存、謀發展”作為重要使命,緊扣資源稟賦、區位特點,選準各自主攻方向,各走各的優勢路、各打各的特色牌。要強化宣傳引導。要充分利用新老媒體的矩陣優勢,加強正面宣傳,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良好風氣,完善輿情應急處理機制,密切關注涉醫輿情,及時發聲正確引導。
??? 各縣(市、區)衛生健康局局長,二級及以上醫院院長,市疾控中心、市急救中心、市血液中心、市數字健康保障中心主要負責人及相關科室負責人、部分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人共計200余人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