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9月19日,對18家耗材企業來說,很痛苦,有的企業被暫停配送資格,有的企業產品被暫停掛網交易。這也折射一個現象:各省對醫用耗材降價的決心越來越堅硬,企業不遵守價格聯動機制,不報新的最低價又不澄清情況的,直接被衛計委“免談”。
黑龍江:無視衛計委規則,5家企業相關產品被暫停交易
9月19日,黑龍江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布公告,通報了關于9月6日通報中(5月28日以來超過10個工作日不回復醫療機構訂單的高值醫用耗材生產企業)不回復醫療機構訂單情況的處理結果。結果顯示,對情節較為嚴重,但未做出任何澄清說明5家耗材企業相關產品作出暫停掛網交易的處理。
可以說,對于耗材企業無視規則、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回復訂單或作出情況說明,黑龍江的此次處罰開了全國先例。
黑龍江省自去年10月份發文提出,對集中掛網采購中生產企業的回復議價訂單、配送產品等行為予以規范。其中一條說的很明確:
“對于醫療機構議價訂單,不管是否同意,生產企業都必須在24小時內予以回復。一年之內經確認超過10次未按時回復的生產企業,納入黑龍江省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不良記錄,情節嚴重的取消該企業掛網產品。”
為這事,黑龍江省今年真是忙活的停不下來。自今年3月6日開始,黑龍江已經為“不回復訂單”的情況作了8次通報,上百家耗材企業被點名。這其中,不乏一些巨頭企業,如強生、美敦力、樂普、威高等。
實際上,今年9月6日黑龍江省的通報已經算是最后通牒(點擊查看:最后通牒!耗材企業無視衛計委,被嚴厲通報),畢竟75家企業一再無視議價規則不予回復訂單,通報里是給了5天期限的(“將由原不超過10個工作日不回復訂單更改為不超過5個工作日作為統計口徑”),然而,現在仍然有5家企業自愿“觸雷”。
盡管如此,在19日的通報中,黑龍江還是留了余地的。
? 其中,對情節較為嚴重,但能主動承認錯誤并承諾積極整改的企業給予警告,相關產品本次暫不處理;而對情節較為嚴重,但未做出任何澄清說明的企業,相關產品予以暫停掛網處理。
7大類高值耗材大降價,最高66%
也是在同一天,黑龍江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黑龍江省高值醫用耗材掛網產品價格調整(2018年9月份)公示。根據公示,黑龍江的價格聯動在企業申報的全國最低價掛網后,通過與陜西、湖北等省外最低價對比,調整了7大類高值耗材的執行價格,平均降價16.7%。
其中骨科植入類的15個產品降幅最高,達到48%。而這其中,又數沈陽一家企業的鈦克金接骨螺釘降幅最大,達到了66%,價格從原先在黑龍江的最低掛網價530元降到了180元。公示的124款降價產品中,多參考湖北和陜西的價格,其中49款產品參照湖北價格后被調低。
吉林:8家企業所有產品,踢出市場一年
19日這天,作為鄰居的吉林省也發文,8家耗材企業的所有產品被踢出吉林市場一年,不得上線交易。
該通知稱,因前期上線交易的血管介入等十二大類高值耗材產品,部分企業未及時更新省級掛網(中標)低價、未如實申報省級掛網(中標)最低價格及我省公立醫療機構最低采購價格等問題,吉林展開了價格核查。
9月7日,吉林省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高值醫用耗材價格數據核查工作的通知》(吉藥采辦發〔2018〕19號)的文件要求,對仍未遞交相關整改(澄清)材料的91家企業進行分批約談。
截止目前,仍有8家企業未及時更新或未如實申報相關低價,切未澄清響應或不遵守吉林省相關政策,于是,8家企業的所有產品被踢出市場一年,到2019年9月18日解禁。
可以看到,作為黑龍江的鄰居,吉林省的處罰手段比黑龍江狠多了,黑龍江只是暫停相關耗材產品,而吉林是所有產品。這對8家企業來講,打擊不小,等于丟失了一年在吉林省的營收。
同時,吉林的發文里還稱,除骨科植入類外,其他十二大類高值耗材自今年10月1日期執行新的價格(目前還未看到調整后的價格),各公立醫療機構的采購價格(同一產品)不得高于本機構的歷史采購最低價格及省采平臺掛網交易產品中提供的最新最低參考價格。
現在看,黑龍江和吉林兩省的動作已經是一個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