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多省醫改新政出臺!明確高值耗材集中帶量采購,近萬家醫療機構取消耗材加成!公立醫院靠醫用耗材牟利時代開始被終結!
近萬家醫療機構取消耗材加成!猛擠耗材水分
6月15日零時,北京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將正式實施。本次改革的重點在于通過藥品耗材聯合帶量采購、取消耗材加成、降低檢查檢驗費用綜合措施,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收入!
從6月15日起,北京市3700家公立醫療機構全面取消耗材加成!
無獨有偶,浙江省醫保局5月發布《浙江省省級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明確調高浙江省18家省級公立醫院要11類879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取消耗材耗材加成。
?
此方案明確利用杠桿效應,通過耗材藥品降費騰空間來提升醫療服務收入,按照改革后醫療服務項目提價增加收入部分的1.1倍確定各醫院承諾騰空間量!通過減少和控制藥品耗材、檢驗試劑使用量、大型設備檢查費用、取消耗材加成進行彌補!
在此之前,青海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也發布《青海省2019年綜合醫改重點工作任務》,同樣明確2019年醫保局藥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青海省6000家公立醫療機構取消耗材加成在即!
此前,全國范圍內已經有近20個省(直轄市)宣布取消醫用耗材加成。而開年來,隨著醫改發力,這3省近萬家醫療機構要取消耗材加成!
這正是因為“以耗養醫”的盛行,國家力推耗材零加成加速推進。
6月4日,國務院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9年重點工作任務》,再次要求國家衛健委、醫保局、藥監局全面推進全國公立醫療機構取消耗材加成,納入2019年醫改重點!
5%-10%的耗材加成,原本是醫院創收來源,耗材供貨商抬高供貨價,意味著醫院順加5%-10%的基數越大,給醫院、科室帶來的創收也就越多。而這也成為醫用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價格虛高、購銷領域滋生腐敗的重要原因。
現在隨著取消耗材加成的全國蔓延,意味著無論是在招標采購、流通環節還是院內使用,只要存在不合理利潤,都要被層層盤剝!
源頭降價!高值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參照藥品”4+7“
取消耗材加成,未來由醫保局來主導負責,為了減輕醫院的成本負擔,從采購源頭處實現耗材降價將是改革的重點,也是目前迫在眉睫的問題。
北京市在醫耗聯動綜合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配合取消耗材加成,北京市將全面實施醫用耗材聯合采購,擴大京津冀耗材聯盟聯合采購范圍和規模,實現醫用耗材全面大降價!
目前,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已完成人工關節、心內血管支架等六類耗材采購,價格平均下降15.5%,一年可為北京市節約醫用耗材費用約5億元。
而安徽省深化醫改工作領導小組6月5日發布《2019年綜合醫改重點工作及責任分解》,其中也明確提出2019年將開展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建立完善藥品耗材談判議價機制。
對于高值醫用耗材帶量采購,青海省2019年醫改方案更是明確提出,要借鑒國家“4+7”帶量集中采購經驗,改革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辦法。
不止青海省,在中央開會治理醫用耗材后,南京市醫保局便打響組建后對高值醫用耗材治理的“第一槍”,醫保局和耗材廠家面對面談判降價。并且提出:治理高值醫用耗材,南京市也將借鑒國家“4+7”藥品帶量采購和周邊地區帶量采購試點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量價掛鉤的集中采購新模式。
而國家層面,6月3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調研組到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開展調研,消息中明確提到,自2019年1月國家推出“4+7”藥品集中帶量采購試點政策至今,已取得明顯效果,“如何學習借鑒藥品帶量集中采購做法,控制高值醫用耗材價格相對較高的局面,國家醫保局對此深入有關省份進行專題調研。”
意思很明顯,降低高值耗材虛高價格的做法將學習借鑒4+7藥品帶量采購。
?
在2018年醫保局推行“4+7”藥品帶量采購后,預計2019年高值耗材將成為醫保局下一步集采的重點。
一是高值耗材是醫療器械中相對容易標準化的類目;
二是因為高值耗材降價對醫院盈利能力的影響較小,廠家經受的降價壓力也能部分轉嫁到流通環節。對于醫院,手術等醫療服務費用一直在提高,耗材盈利能力下降處于可接受范圍;對于廠商,由于集采之前經銷商利潤空間大,集采降價壓力一部分由經銷商承擔,傳導到生產廠商降價的幅度減小。
然而,高值耗材的帶量采購即使推出也需要一定時間準備,且由于規格參數眾多,不太可能像藥品一樣獨家中標。但是高值耗材領域的集中度勢必將迎來極大提升,而流通領域,預計將是受影響最大的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