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 醫養健康產業是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十強”產業之一,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經濟社會發展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健康煙臺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支撐。為落實健康中國戰略部署,科學謀劃全市醫養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第二個產業規劃,依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山東省醫養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24-2027年)》等政策文件,市衛健委編制了《煙臺市醫養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產業規劃》)。
??? 二、主要內容
??? 《產業規劃》包括總體思路、區域布局、重點領域和任務、保障措施4個部分。
??? (一)總體目標
??? 到2027年,全市醫養健康產業全面邁入高質量發展格局,產業集群集聚壯大,創新能力逐步增強,醫療水平明顯提升,發展環境持續優化,產業鏈、創新鏈、生態鏈、服務鏈深度融合,健康環境明顯改善,人民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全省前列水平,健康生活方式更為普及,健康服務更加公平可及,基本建成健康環境、健康人群、健康社會與健康發展和諧統一的健康城市建設格局。??
??? (二)區域布局
??? 依托全市醫養健康產業發展基礎和優勢條件,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引導產業集聚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構建“兩區引領、三帶聯動、四圈集聚、五點支撐”的發展格局。
??? 一是兩區引領。芝罘區發揮老城區文化底蘊深厚優勢,在醫養結合政策融合、服務模式、工作機制等方面,探索務實管用的做法,有效解決制約醫養結合發展的難點、堵點問題。萊山區發揮新建城區優勢,按照“以基本養老服務為基礎,以醫療康復為支撐,以長期護理保險為保障”的發展思路,實現醫養資源互利互促,實現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養老保障模式。
??? 二是三帶聯動。海洋中藥創新策源帶:位于我市各沿海區市,由芝罘、萊山、牟平、海陽、蓬萊、龍口、招遠、萊州、長島綜試區、黃渤海新區、高新區等11區市組成。中醫藥現代工業發展帶:位于我市核心區,由芝罘、萊山、福山、牟平、蓬萊、黃渤海新區、高新區等7區組成。道地藥材生態種植帶:位于我市中部、南部,由牟平、海陽、萊陽、棲霞、招遠、萊州等6區市組成。
??? 三是四圈集聚。生命科學創新引領核心區。聯動牟平區藍色藥谷生命島園區和高新區國際生物科技園,重點打造產城融合一體化發展新區,圍繞醫用同位素與放射性藥物、細胞與再生醫學、免疫力經濟等打造全產業鏈垂直生態體系,建設國際領先的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研發聚集區、創新發展示范區。高端藥械集聚發展區。聚合黃渤海新區國際生物藥谷、蓬萊區生物醫藥產業園等園區資源,加推7.1平方公里孵化區,打造全球領先的ADC藥物 CDMO服務基地、國內前沿的高端醫療器械集聚發展區。生命健康融合發展示范區。整合芝罘區、萊山區醫療資源和醫藥流通資源,聚焦高端涉氧器械、醫療影像設備、醫療健康大數據領域,打造國內一流的現代醫藥物流中心和涉氧器械制造 與服務基地。高端原料藥綠色承載區。依托萊陽市國藥醫藥產業園、舜康生物醫藥產業園等重點項目,打造“關鍵中間體、高壁壘特色原料藥、高端仿制藥”一體化高端原料藥生產基地。
??? 四是五點支撐。福山區康養旅游基地。篩選南莊、姜家夼、樓子口、肖家、西水夼、渡口、車家、善疃等8個旅游發展基礎較好、經過培育能夠達到3A級景區標準的村莊,精心打造一批集田園風情、民宿餐飲、休閑娛樂、文化體驗、康養醫療為一體的鄉村田園康養項目。牟平區康養旅游基地。發揮牟平“山海島泉河”旅游資源優勢,打造以養馬島為中心的康養旅游基地。萊陽市康養旅游基地。依托得天獨厚的優勢,以“梨產業”為核心,梨文化為根脈,以悠久歷史、人文傳統、自然環境和生態種植為基礎,推動康養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打造民俗體驗,戶外活動和生態美食為特色的綜合性康養旅游基地。龍口市康養旅游基地。依托南山旅游,加快康養基地建設。通過加大對南山康養旅游勝地的宣傳力度,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康養之旅。萊州市康養旅游基地。以金城、三山島、金倉、城港路、虎頭崖、永安等西北部沿海為主體,重點打造民宿文化漁村小鎮、康養文化小鎮、西海岸度假小鎮以及高端健康養老社區、田園觀光綜合體、海洋保健食品深加工等項目,發展成為宜居宜游的健康旅游養生產業帶。
??? (三)重點任務
??? 《產業規劃》明確了在8個重點領域實施25項重點任務。
??? 一是醫療服務提質擴面。優先保障人民健康;強化衛生健康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治理能力;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
??? 二是健康管理精準到位。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加快發展康復產業;規范發展心理健康服務;積極推廣健康保險。
??? 三是養老養生品牌化連鎖化。加快高端康養服務;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 四是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做優存量,鍛造長板;做強增量,補齊短板;做大總量,培育新極。
??? 五是中醫中藥傳承創新。強化中醫醫療高地建設;推動中藥品質升級;推廣中藥材生態種植養殖;大力發展“中醫藥+”創新產品。
??? 六是康養旅游蓄勢待發。大力發展濱海休閑健康旅游;加快發展山地生態健康旅游;積極發展田園休閑健康旅游。
??? 七是體育健身蓬勃發展。加快完善全民健身設施;實施精品體育提升工程;發展體育健身休閑產業。
??? 八是智慧健康互聯互通。深化健康領域數字化變革;促進人工智能推廣應用;打造智慧健康新模式。
??? (四)保障措施
??? 提出從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支持政策。加強監測評估。營造良好環境等4項保障措施,全方位推進全市醫養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