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進醫療行業優先使用國產醫療設備!多地有大動作!
12月10日,首屆全國醫療器械科技創新大會期間,國產醫療器械創新示范工程經驗交流會同步舉行。會上,浙江、江蘇、山東、重慶等十余個省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就本省(市)國產醫療器械創新示范工程實施情況進行了交流討論,并就下一步國產醫療器械創新應用提出建議。
浙江:成立國產大型醫用設備推廣中心
浙江省明確從省級層面設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協調小組,明確相關規章制度,盡可能縮短創新型企業從產品研發到注冊上市再到示范推廣的過程。成立國產大型醫用設備推廣中心,開展國產大型醫用設備技術性能跟蹤論證、調研評估、人員培訓、技術交流等,促進國產醫療設備的質量提升和宣傳推廣。
從項目實施機制入手調動企業積極性,包括建好建大項目信息支撐平臺,實現國產設備使用評價及售后服務的信息化;建立國家創新示范產品二級目錄庫,納入各省示范產品目錄,提升示范產品影響力等。
充分調動基層示范點積極性。通過依托臨床專家隊伍將觀念下沉,推廣“醫共體”模式,解決臨床服務能力不足及國產醫療設備售后服務在基層不可及等問題。
探索長效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重點是建信息支撐平臺,實現全國范圍內共享共建,平臺上實現示范產品在線推廣、產品改進提升等功能。
在此之前,浙江省相關部門負責人還表示,浙江將單獨編制國產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為醫療機構配置國產大型醫用設備預留充足規劃數量,進一步簡化配置評審流程,優化審批流程和服務,縮短評審周期等。
并且將打造以國產大型醫用設備為重點的醫療設備產品鏈,建成以醫療設備生產制造為主的高新科技型企業聚集地,并帶動相關配套生產企業,形成高新醫療設備制造的行業生態圈。
重慶:建立醫聯體內國產醫療器械配置解決方案
重慶市設立醫療器械技術創新專項資金和創業投資基金,優先支持創新醫療器械產品開發;制定“十百千萬工程”評價方案,由臨床評價機構及總體專家組出具示范產品評價報告并作為下一步推廣、采購的依據。
下一步,重慶爭取財政投入,設立市級“十百千萬”工程重點專項,每年固定、持續投入。爭取市衛生健康委投入,將國產創新醫療器械推廣應用納入市科技局與市衛生健康委科衛聯合項目予以支持。引導企業加大投入,探索參與示范工程企業可以產品作價、折價、研發投入加記等方式,作為項目經費配套。
探索建立從配置資源到規模應用的推廣新模式,探索依托醫聯體的“新配置解決方案”、“新技術臨床解決方案”和“新型服務模式解決方案”,著力構建“配置資源—應用示范—應用評價—技術提升—規模應用”的國產創新醫療器械應用示范新模式,形成規模示范效應。
河南:制訂國產創新醫療器械配制方案
河南省將制訂國產創新醫療器械配制方案,開展區域特征需求分析,如高發病、地方病發病情況、醫療服務提供與利用情況等,并據此制訂配置方案。
研發新技術臨床解決方案,制定基于國產醫療器械應用的新技術臨床解決方案,驗證并形成同質化新技術臨床解決方案。
創新國產醫療設備“十百千萬”服務路徑,國家、省、縣、鄉、村五級協同,打通國家、省、與縣、鄉、村五級創新推廣模式。創新國產醫療器械應用技術評價體系,建立評價規范、建立評價體系,協助企業提升產品效能。
同時還將實施規模化示范應用推廣,選擇貧困人口比較多的縣解決服務模式示范問題,在示范點開展3-4項新技術的臨床解決方案示范,通過探索新技術臨床解決方案及規模化示范應用推廣,系統化推進提升診療技術、配置體系、規范標準和運行機制,促進國產創新診療裝備的推廣應用。
山東:實施國產創新醫療器械應用示范
山東省探索新服務模式,實施國產創新醫療器械應用示范。實施“國產創新數字診療裝備區域協同分級診療服務模式和臨床路徑的建立與示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由山東大學第二醫院牽頭,27家單位參與,會同24個示范點,聯合探索以國產創新醫療設備推廣應用為核心的國產創新數字診療裝備區域協同服務模式。
江蘇:加速提升國產醫療器械市場占有率
江蘇省明確創新組織方式,做實示范工程。如對于市場占有率較低或剛進入市場的產品,采取免費贈送的方式進行配置;對同類產品較多、急需取得競爭優勢的醫療器械產品和設備,采取成本價配置或市場價折扣的方式來進行配置;對示范工程組織實施中貢獻較大的企業產品及一些自主創新高端產品,通過專家評議,在政府招標中通過給予加分進行配置。
下一步將著力推動國產大型醫療器械臨床應用;結合創新醫療器械的示范應用,制定部分臨床疾病的解決方案并進行示范;依托全數字化臨床檢驗、檢測終端設備,建立基于物聯網的遠程健康管理服務平臺,推動“十百千萬工程”進一步深入。
四川大型醫院明確要優先采購國產設備耗材
而在四川省的大型醫院,已經明確要把優先采購國產醫用設備耗材納入醫院管理一部分。
另外,四川省衛計委發布了《四川省推進大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意見》明確全省市級以上醫療機構:
合理配置適宜醫學裝備,與醫院功能定位、臨床服務需求相適應,優先選擇國產醫用設備耗材,建立信息化環境下的醫院設備、物資、物流精細化管理制度。
在推進大型醫院發展中明確提出要“優先選擇國產醫用設備耗材”,這一項內容無疑可以看出對國產醫療設備及耗材采購政策的傾斜!
廣東:在醫療機構建立國產醫療設備評價及應用示范基地
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廣東省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行動方案》。
《方案》明確:
加大對國產醫療器械設備的應用。鼓勵在醫療機構建立國產醫療器械評價及應用示范基地。
而在此前,廣東東莞衛計局局長葉向陽明確,東莞將出臺引導政策,全面倡導醫療行業優先使用國產設備。在全國范圍內,浙江明確單獨設置國產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為醫療機構配置國產大型醫用設備預留充足規劃數量;四川大醫院明確把優先采購國產設備納入醫院管理。
//國產醫療器械加速國產替代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醫療器械從研發到投入臨床使用,以拿到藥監局的批文為界,可分為注冊前、注冊后兩個階段。前一個階段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明顯提速,進入臨床應用,要經歷醫保核準、各級招標、醫院品種遴選等多個不確定性因素較高的環節,且這些流程都有窗口期,一旦錯過就要等待下一個窗口。如果幾個關鍵點沒踩準,創新產品有可能要等2年以上才能進入市場。
多省此舉,無疑是要推動國產醫療器械加速進入醫院!這對于大部分具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產創新型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