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局出手,主導高值醫用耗材招標采購、談判議價的時代來了!
10月22日,廣西衛計委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決定對廣西省的高值耗材實行掛網限價集采,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2個月過去,1月8日,廣西衛健委聯合醫保局、商務廳、藥監局等8部門共同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徹底落實廣西高值耗材掛網限價采購的各個事項。
與征求意見稿一樣,最終的《實施方案》中,參與廣西高值耗材陽光采購的仍然是13大類高值耗材,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必須掛網集采。
13大類高值耗材主要包括:血管介入、骨科植入、神經外科、結構心臟病、非血管介入、起博器、電生理、吻合器(一次性)、體外循環及血液凈化、人工器官組織、疝修補、口腔和眼科等;廣西全區縣以上人民政府、國有企業(含國有控股企業)等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必須參加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鼓勵其他使用高值醫用耗材的機構參加。
與之前的征求意見稿不同的是,不僅印發《實施方案》的部門中新加入了醫保局,同時還著重強化了醫保局在高值耗材招標采購中的主導地位。本文將從醫保局、省際醫用耗材聯盟等方面對《實施方案》進行解析。
1、強化醫保局在高值耗材招標采購中的主導地位
《實施方案》多次提到醫保局,徹底強化了醫保局在高值耗材招標采購、談判議價中的主導地位。
如:具體掛網時間由自治區衛健委、醫保局會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確定;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制定《采購目錄》,報衛健委和醫保局審核;議價具體管理辦法由醫保局會同衛健委負責制定。
同時,《實施方案》還明確規定,由醫保局負責修改完善醫用耗材招標采購、配送、結算政策并監督實施;推進醫保目錄數據與現行采購數據共享;對于醫保支付的產品尤其是植入人體的高值醫用耗材,積極發揮談判作用,完善醫保支付工作。
也就是說,醫保局將一手主管高值耗材招標采購,一手主管醫院醫保資金支付,這也就決定了醫保局將在源頭上控制高值醫用耗材的價格,在這樣的情況下,高值醫用耗材的進一步降價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而且,醫保局還將推進醫保目錄數據與現行采購數據共享。眾所知周,醫保目錄內的高值醫用耗材向來是醫療機構耗材集采的主要范圍,因此,高值醫用耗材一旦錯過集中采購,進入不了現行采購數據庫,則該產品很有可能面臨長期無法進入醫院市場的窘境,這也就意味著丟失市場。
2、15省省際聯盟助力高值耗材降價
15省省際聯盟的終極目標是,在實現耗材集中采購數據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推動跨區域價格聯動和聯合采購,以進一步降低醫用耗材虛高價格。
廣西作為15省省際聯盟中的一員,在高值醫用耗材集采方面緊跟15省省際聯盟的步伐也就理所當然了。
《實施方案》明確,廣西高值醫用耗材加入由陜西、四川等省(區)組成的省際醫用耗材采購聯盟,實行數據庫共享并進行動態調整,限價掛網采購產品數據庫與省際醫用耗材采購聯盟的限價掛網數據庫適時聯動;
限價掛網采購產品數據庫內產品,省際醫用耗材采購聯盟公布的掛網限價即為醫療機構采購限價;
以省際醫用耗材采購聯盟已公布執行的高值醫用耗材目錄為基礎,形成《廣西壯族自治區公立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目錄》。
顯而易見,廣西省的高值醫用耗材集采是建立在14省省際聯盟的基礎之上的,其不僅與15省省際聯盟之間實現了數據庫的共享,還一并實現了高值醫用耗材價格的聯動。
數據庫共享上,廣西的高值耗材集采目錄是以15省省際聯盟的目錄為基礎的;價格聯動上,廣西也是將15省省際聯盟的限價作為醫院的采購限價。
利用省際聯盟醫用耗材采購協同應用平臺,只要一省的高值醫用耗材價格下降,其余14省的價格也將同步下降!因此,在這樣的協同機制下,整個15省省際聯盟的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將會越來越低!
3、堅持最低價采購,企業不同意即踢出局
隨著全國范圍內市級醫聯體的加速蔓延,同時受“4+7”城市藥品集中采購的影響,醫療機構以市為單位,用全市的耗材采購體量和耗材企業談判議價、帶量采購的耗材采購模式日益成為主流。
《實施方案》指出,縣級以上公立醫院或醫聯體可作為直接議價主體,與掛網產品生產企業進行議價,探索進一步降低采購價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如有需要采用高值醫用耗材,可依托區域內醫聯體牽頭單位進行議價,或以市為單位組織議價;
各議價主體依據臨床需求,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公立醫療機構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目錄》中進行產品遴選,形成本單位的議價目錄;
各議價主體與生產企業就申報產品的價格在自治區藥械采購平臺進行兩輪網上議價。第一輪報價(即初始確認的報價),與自治區藥械采購平臺提供的限價進行比對和合理性確認。如果確認報價價格,擬入圍;如議價主體認為價格不合理,可重新給出一個合理價格,由生產企業進行確認,如確認,擬入圍;如生產企業對議價主體給出的價格有異議,可進行第二輪報價,如議價主體確認,擬入圍,不確認即淘汰,議價程序結束。
也就是說,廣西先將15省省際聯盟的高值醫用耗材采購價格作為限價,然后再通過聯合體帶量采購,以量換價,聯合議定最低成交價。
而按照15省省際聯盟牽頭單位陜西省的耗材集采價格,15省省際聯盟的耗材采購價格很有可能是耗材在一定時間內的全國最低價。
簡單地說,也就是,廣西的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先是將高值醫用耗材在一定時間內的全國最低價作為限價,然后再通過議價殺一次價。而對于那些降價達不到醫院要求的高值醫用耗材,則將被淘汰出局。最后的結果當然就是促使高值醫用耗材價格一降再降,甚至因此而形成新的全國最低價。
15省省際聯盟助力,再加上醫保局坐鎮,廣西的高值耗材集采可謂是星光熠熠。而對于耗材企業來說,拋去15省省際聯盟之間的數據庫共享、價格聯動對其造成的壓力不說,光是醫保局對醫保目錄的準入、高值耗材招標采購、談判議價的主導就夠他們受得了。
可以預測到的是,隨著醫保局的加入,短時間內,高值耗材這一攤渾水或將越攪越渾了,而等沉淀已久的淤泥、泥垢都被清除、沖刷后,迎來的終將是清水一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