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歲月荏苒,盤點2018醫改20個關鍵詞,預測2019醫改必將乘風破浪鑄就新輝煌,醫改十大趨勢勢不可擋。
第一大趨勢:黨委領導下的院長目標責任制醫改護航
2018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明確規定,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醫改新時代賦予黨組織更大的責任,黨組織既要把握好正確的醫改方向,還要管大局和作決策,同時還要發揮促進醫改、保障醫改政策落實的領導作用,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要為醫改護航,擔子更重。
第二大趨勢: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行加快
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是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醫院治理體系和管理能力現代化,是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通過建立良好醫院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相互制衡、相互促進的治理機制,推動各級各類醫院管理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有利于建立權責清晰、管理科學、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督有力的醫院管理體制。2018年?12?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印發《關于開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的通知》,遴選了?148?家醫院進行試點,要求各地、各試點醫院要按照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要求,進一步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狠抓各項改革任務落實,確保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取得實效并加以推廣。
第三大趨勢:醫院領導人更新迭代進入高潮
隨著地方政府換屆接近尾聲,接下來公立醫院換屆進入緊鑼密鼓階段,伴隨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及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行,結合公立醫院領導人管理辦法,公立醫院領導人更新迭代進入高潮期,一大批年富力強,愿意干事創業的將會進入醫院領導班子,醫院書記和院長人選將會挑戰組織部門的睿智,黨政齊心力可斷金,黨政不合好事多磨。
第四大趨勢:藥占比考核被合理用藥代替
隨著政府對公立醫院績效考核發力,倒逼公立醫院公益性回歸,醫院面臨巨大的壓力。藥占比考核逆向選擇問題非常明顯,已經嚴重影響到醫生工作積極性,也影響到了患者用藥的選擇性,隨著DRG病種醫保付費制度改革的推行,藥品、耗材、醫技檢查都將成為醫院成本,藥占比考核要退出歷史舞臺,用更加科學合理的合理用藥考核所替代。
第五大趨勢:縣域醫共體建設進入快車道
國辦發〔2015〕70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國辦發〔2017〕32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醫聯體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醫聯體政策體系。國衛醫發〔2018〕26號《關于印發醫療聯合體綜合績效考核工作方案(試行)的通知》,國衛醫發〔2018〕28號《關于進一步做好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有關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以設區的地市和縣域為單位,將服務區域按照醫療資源分布情況劃分為若干個網格,每個網格由一個醫療集團或者醫共體負責。強基層是醫改的主旋律,重點探索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一體化管理,與鄉村一體化管理有效銜接。充分發揮縣級醫院的城鄉紐帶作用和縣域龍頭作用,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分工協作機制,構建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
第六大趨勢:醫用耗材管理升級占比下降
發改價格〔2017〕1941號《關于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取消耗材加成,高值耗材納入醫療服務項目打包降價。2017年印發的《醫用耗材專項整治活動方案》中,對醫用耗材的價格及其在醫療費用中占比過高、過快增長的趨勢制定專門的整治措施。國衛醫函〔2018〕186號《2018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專項治理工作要點》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公立醫療機構實行醫用耗材購銷“兩票制”。加大耗材飛檢力度,探索產品質量終身負責制,規范高值耗材名稱和編碼,加大商業賄賂的打擊力度。規定將醫用耗材應用的有關指標作為醫院管理人員和臨床醫務人員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伴隨著反腐打擊力度加大,耗材零加成及兩票制的推行,醫用耗材占比處于下降趨勢。
第七大趨勢:“騰籠換鳥”醫療收費價格升降有律
通過對藥品及耗材戰略性購買發力,進一步壓縮了藥材的虛高定價,為調整醫療收費價格騰出了空間,針對醫技檢查占比過高的現實,醫技收費價格依然處于下降的趨勢,控制亂檢查多檢查,通過“騰籠換鳥”,提高醫務性項目收費價格成為現實,但是不會大幅度增長,涉及到老百姓的接受和承受能力。
第八大趨勢:基于DRGs病種點數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加速
面對總額預算及均次費用控制的后付費醫保支付方式,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人們對醫療消費需求提高,醫保基金穿底風險大增,倒逼醫保支付制度,從“后付費”向“預付費”改革轉型,單病種限費,以及基于DRGs病種點數法醫保支付支付模式將會發展迅速,因為在DRGs國家標準沒有出臺前,醫保基金吃緊的各地方實際情況倒逼的必然。
第九大趨勢:醫院薪酬制度變革升級
醫改的最后一公里,薪酬制度改革是繞不過去的坎,傳統的醫院薪酬管理,一般按照單項提成、成本核算(收支結余)提成、醫療項目點值等方式。伴隨著新環境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新政治醫院“破處趨利性回歸公益性”,新要求倒逼醫院“以醫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型,醫保DRGs支付制度改革加速,傳統刺激醫院“粗放規模增收”薪酬模式亞歷山大。倒逼醫院從外延規模擴張發展模式,必然走向內涵質量效益增長模式,醫院與社會和諧互動的績效管理之路。譽方醫管探索的《工作量效能積分“雙四輪驅動”醫院薪酬管理模式》,更加符合國情,順應新醫改,必然引領醫院精益運營管理的方向。
第十大趨勢:社會辦醫重新洗牌
隨著政策大力支出和鼓勵社會辦醫,社會辦醫進入高速發展期,盲目重復投資出現了醫療資源過剩,進入了惡性競爭的階段。最關鍵的是醫療專業技術人才本來就缺乏,隨著社會辦醫的快速增長,社會辦醫為了挖人才出“高價錢”,不但擾亂了的正常的人才市場秩序,同時也刺激醫務人員薪酬預期值提升,結果是人才成本激增,但大病病源有限,成本大虧損不賺錢,倒逼更加不規則的競爭,夸大病情或是誠信危機,帶來風險壓力。隨著醫療行業誠信建設及騙保打擊力度加大,相信2019年社會辦醫領域一定會出現大洗牌,股權轉讓、倒閉潮會讓我們眼花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