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函〔2019〕193號
馬進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建立基于價值的藥品價格綜合評估機制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藥品價格管理政策方向
我國藥品價格經歷了全面控制、基本放開、加強管理和深化改革的不同階段。2015年以前,價格主管部門對列入醫保目錄的藥品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以政府制定的最高零售限價為標桿,實際交易價格許低不許高。2015年,國家改革藥品價格機制,取消了除麻醉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等極少數特殊管制的藥品外所有藥品政府定價,價格由市場競爭形成,政府主要通過發揮醫療保險和招標采購作用進行引導。麻醉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出廠價格以及“零售”價格仍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價格部門的主要職責轉變為監測藥價水平變化、披露價格異常變動信息、正面引導市場價格秩序等。
近年來,隨著國家推進質量一致性評價、組織集中帶量采購試點、開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市場發現價格的外部條件總體上更趨成熟,藥價以降低或持平為主。但藥價虛高虛低并存的現象未徹底消除。
下一步,藥品價格機制應堅持以市場為主導的改革方向,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從制定規則、調查監測、招標采購、談判議價、支付標準等方面引導價格合理形成,加強藥品信息監測和部門聯動,推進建設上下貫穿、互聯互通、信息共享的全國集中采購體系,綜合運用監測預警、成本調查、函詢約談、信用評價、信息披露、暫停掛網、違法處罰等手段,引導企業審慎行使自主定價權力,主動規范自身行為。
二、關于衛生技術評估在醫保領域的應用
衛生技術評估(HTA)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被廣泛應用于醫保準入、藥品價格談判、醫保報銷等衛生決策中。近年來醫療費用持續增長,醫保基金壓力不斷加大。HTA作為經濟學角度理性分析藥品或技術成本和效果的工具,能夠幫助政府篩選更具有“性價比”的藥品和技術。
近年來,我國逐步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并開始探索在一些領域應用HTA。《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的通知》(國發〔2016〕78號)提出“將加快藥品注冊審批流程、專利申請、藥物經濟學評價等作為藥品價格談判的重要內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8〕63號)要求“強化國家衛生技術評估支持力量,發揮衛生技術評估在醫療技術、藥品、醫療器械等臨床準入、規范應用、停用、淘汰等方面的決策支持作用”。
我國分別于2000年、2004年、2009年、2017年、2019年調整制定了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國家醫保部門分別于2017年、2018年探索開展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在藥品評審的過程中積極引入了HTA和藥物經濟學方法,采取基金測算組和藥物經濟學組平行測算的方式,分別從醫保基金影響分析和藥物經濟性兩方面針對談判藥品的支付標準提出評估意見。通過現場談判,分別有36種和17種臨床必需但價格昂貴的獨家、專利藥品大幅降價進入了醫保目錄,降價幅度分別達到44%和56%,較大程度的降低了參保患者的用藥負擔。
今年4月,國家醫保局公布了《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確規定,對同類藥品按照藥物經濟學原則進行比較,優先選擇有充分證據證明其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的品種。今年8月,《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公布,按通用名計算,共收載西藥和中成藥2643個,其中西藥1322個,中成藥1321個,中藥飲片892個。對于臨床價值高但價格昂貴或對基金影響較大的專利獨家藥品,通過專家評審和投票遴選,初步確定128個藥品納入擬談判準入范圍。
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按程序進行醫保準入談判,并立足自身職責,對HTA、藥物經濟學等技術手段在醫保目錄調整中的應用展開進一步探索與研究,推動醫保決策更為科學化、制度化、系統化。同時,將繼續加強與衛生健康部門的信息共享,提高衛生資源的合理使用,最大限度減輕患者疾病負擔,普惠廣大患者,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
感謝您對醫保事業的關心與支持。
國家醫療保障局
2019年11月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