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2019年重慶市醫療管理工作會上獲悉,該市今年將繼續實施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改善群眾就醫感受、平安醫院建設、醫德醫風和行業作風建設等5大行動計劃。到2020年,該市18家以上區縣醫院要達到三級醫院,貧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種要達到30個。
會議提出,今年爭取設置包括兒科在內的2個~3個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將扎實做好健康扶貧攻堅行動,在做好26個救治病種基礎上研究新增病種,確保2020年達到30個病種以上,力爭實現貧困群眾醫療費用實際補償比達90%,貧困群眾90%的疾病在縣域內解決。
今年,該市還將運用信息化技術,探索實施居民就診一卡通,使80%的二級以上醫院能提供預約診療、移動支付等服務。此外,在6家醫院開展消化系統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在5家醫院開展日間手術納入醫保試點,在40家左右的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試點,不斷提升群眾的就醫獲得感。
該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說,今年將加強醫療機構和從業人員誠信體系建設,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糾正醫藥購銷和醫療服務領域不正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