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采用“一個標包”進行醫療器械設備采購。
就在9月3日,山東省三甲醫院萊州市中醫醫院,在中國政府采購網上發布了關于檢驗科、輸血科、病理科設備租賃、維保及試劑耗材供應項目競爭性談判公告。該項目采用的就是“一個標包”的招標方式。像這樣的三甲醫院多科室、大規模的
“打包招標 ”在國內并不是很常見。
采購的內容主要是萊州市中醫醫院檢驗科、輸血科、病理科設備更新租賃、維保及試劑耗材供應。
內容包括:
(1)萊州市中醫醫院檢驗科、輸血科、病理科現有設備維保;
(2)萊州市中醫醫院檢驗科、輸血科、病理科合同期內,提供滿足日常應用及業務開展的設備更新租賃及維保;
(3)萊州市中醫醫院檢驗科、輸血科、病理科設備所需及日常運行中全部試劑、耗材供貨及配送;
(4)配合萊州市中醫醫院檢驗科、輸血科、病理科新項目的開展,提供新項目開展所需的設備租賃服務及試劑、耗材配送;
(5)建設萊州市中醫醫院區域醫學檢驗中心;
(6)提供檢驗試劑、耗材的庫存管理軟件,負責醫院區域檢驗中心試劑冷庫建設,并承擔相關費用;
(7)實驗室內部改造服務:根據ISO15189要求,對檢驗科、輸血科、病理科內部布局及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進行流程優化,承擔改造所需的材料費及人工費;
(8)協助醫院以IOS15189為標準建立檢測質量及技術管理體系,并通過ISO15189認可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采購的合同期限竟然長達八年!項目采購預算為合同期限內萊州市中醫醫院檢驗科、病理科、輸血科業務收入的35%。
萊州市中醫醫院采用的是一種典型的打包經營模式。這種模式下,供應商通過簽訂長時間、廣范圍的耗材供應合同,不剝離檢驗科的人員與設備,通過以量換價的方式實現降價。價格整體降幅估計在20-30%。合同的時間往往在5-8年。一般除了耗材的提供,供應商還需要按照醫院的需求鋪設設備,而且在合約期完成后會成為醫院檢驗科的財產。相對而言,這種模式對中標單位的綜合實力要求比較高,中標單位需要完整完成從耗材供應,到承擔配送維保,甚至是建立區域檢驗中心、優化實驗室內部等一些列流程。
科室打包趨勢愈加明顯,中小配送企業遭受“致命打擊”
對醫院來說,采用一個包標進行采購,不但可以節省巨額的中間費用,還可以長期以較低的價格,**時間拿到供應商提供的產品,供應源頭比較穩定。
對中標企業來說,能夠大幅度降低企業產品在流通領域里的代理、廣告、推銷、運營、倉儲、運輸、融資等多個環節的成本;有著長期合作的買家,雖然單件產品的利潤水平可能降低,但是收入相對穩定,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規避市場上醫療器械產品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
同樣,當超過一半的醫院被成功打包后,一些小型的、發展中的醫療器械公司則會因為規模資金不夠、產品線不全等原因,無法切入打包業務,**終面臨著被整合或是退出市場的命運。
對于大批的中小配送企業來說,隨著打包模式的迅速擴張,未來的整個醫療器械行業的競爭格局都可能改變。這種“打包式經營”無疑會對存在于醫械銷售流程中間環節的產品配送類企業造成致命性的打擊。
無論如何,萊州市中醫醫院這次的招標,對不少醫械企業來說都是一塊肥肉。最終會是哪家企業成功奪魁呢?
?